-
从小培养孩子五种良好品质
育儿专家认为,对儿童来说,“信任、耐心、责任感、自信心、投入”是最重要的五种品质。后天的培养对这些品质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任 对他人有基本的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其他品质特性得以发挥的基础。如果孩子对他人没有信任,那么他在自信心的形成和与他人建立交往关系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体验到很多痛苦。 培养孩子对...
发布时间:2009-08-03 -
让孩子言听计从的6大诀窍(1)
常有不少父母抱怨,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总是置若罔闻,或者只是随便敷衍,采取“忽视”的态度。那么,如何让孩子重视父母的话呢?以下是儿童教育专家提出的6项建议。 建议1:让孩子关注谈话 在厨房干活的妈妈对着正在房间里玩得高兴的孩子大叫:“过来洗手准备吃饭。”一般不大可能有效果。如果需要孩子听见妈妈的话,并且让他按照指令去做,妈妈...
发布时间:2009-08-03 -
让孩子言听计从的6大诀窍(2)
建议4:借助视觉信号 美国有关儿科神经专家认为,给孩子一个视觉的信号,能帮助他加强对正在说话的父母的关注度。使用手势或动作,有时也能起到强调的作用。例如让孩子去睡觉,可以用手指着他的房间;叫孩子出门,可以用拍拍手的动作。 提示: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两个共同约定的暗号,在某些公共场合用来告诉孩子,这时必须听话,例如拉拉耳...
发布时间:2009-08-03 -
6条规矩6岁前必须给孩子立下(1)
在一个文明、平等的环境中如果想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就必须有规则来保证。成人能够遵守规则,是孩子得到自由的基本保证。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个孩子都会知道他做事情的底线,并且知道这个底线是由自己把握的,而不是大人。这样,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逐渐学会如何生活,摆脱“不好的 ”、“常犯错误的”状态,走上自由的、快乐的...
发布时间:2009-07-30 -
6条规矩6岁前必须给孩子立下(2)
困扰2:孩子往往很难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这条规则对现在的他,意义在哪里? 这条规则能够帮孩子建立与他人的界限。 对1岁多的孩子来说,他眼中的世界都是“我的世界”:妈妈是我的,我看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先要告诉孩子:“这是你的。”经过一段...
发布时间:2009-07-30 -
应对孩子坏脾气切勿硬碰硬
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东西,这时,成人出自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闹几声也就作罢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休,大有不把东西拿回誓不罢休的劲头。 许多父母较喜欢前一种孩子,认为这些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觉得后一种孩子太“犟”,不听话。其实,“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
发布时间:2009-07-30 -
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
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 新西兰父母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 新西兰 Bernny 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 在新西...
发布时间:2009-07-30 -
聪明父母正确表扬孩子的方法
作为家长,我们已经意识到应多表扬、多鼓励孩子,但发现这样做收效甚微,我们的表扬是否不得法?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的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但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
发布时间:2009-07-30 -
正确家庭教育的7大要领
针对孩子的发展,家长应该与孩子之间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1.抱着尊重和体谅的心情去对待孩子 尊重就是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在成人之下,受成人支配的。 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就要满足孩子这种对独立的需求。当孩子做事情出差错或者不够完满的时候,成人能接纳他,体谅他。比如孩子倒水倒不好,会打翻,或者动作很慢,这时我们要有...
发布时间:2009-07-30 -
10条一定要打破的规矩
父母每天必做的“功课”包括督促小家伙按时上床,保证每餐的营养全面以及教育孩子品德高尚……谁都知道,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宝宝。 但是,我们的问题在于:到底怎么才算是完美的孩子呢?要知道,有些时候,偶尔踩线或者违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请跟随我们建立一个良性的“无政府状态”吧,打破10条老规矩...
发布时间:2009-07-28 -
三种有助于加强与孩子间关系的方法
1.表示您的关心。母亲经常给孩子做他喜欢的食物,烤一些饼干留给他放学回家吃,在日历上显著地标注他们学校的事件,在他的枕头或是午餐盒里写些积极肯定的字 条,给他的朋友或是宠物照片加框并把他们挂在他的房内,让孩子知道您爱他。但是不要指望孩子一开始就感激您,受过伤害的孩子常常不懂得回报。因为,他们总 是努力尝试自己疗伤,给孩子一...
发布时间:2009-07-28 -
增进亲子关系的5个黄金时间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在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时间时间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个增进亲子关系的“黄金时间”。 孩子起床前
发布时间:2009-07-28 -
如何和孩子重建和谐的关系
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您重建健康和谐的关系,使梦想成为现实。您的目标就是要与您的孩子重新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最终可以梦想您们可以共度愉快的周末。目前,您想重新开始您们的关系,也要让孩子打开心扉一两分钟或是更长的时间,因此,让梦想变为现实。
发布时间:2009-07-28 -
教育孩子父母忌扮“红白脸”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孩子这么说,“我觉得妈妈好,妈妈不打我,爸爸常打我的屁股。”“我喜欢妈妈,因为她很听我的话,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我不喜欢爸爸,因为我叫他买变形金刚给我,他不买。”……如此来褒贬自己的父母,这样的情况,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红白脸” 的教育方式屡见不鲜。即父亲与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常常扮...
发布时间:2009-07-28 -
多动症作怪影响聪明孩子
上课时东张西望,精力难以集中,走神、搞小动作成家常便饭,整天都没有消停的时候,做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不要以为这些现象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很正常,这 可能是多动症的一些表现。12月4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布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在学龄儿童中多动症的患病率高达5.8%,我国目前共有患儿近 2000万人,儿童多动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发布时间:2009-07-27 -
淘气与多动症的区别
对于爱蹦爱跳爱跑,而且不爱顺从家长的孩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淘气”。由于淘气的孩子活泼、喜动,有些家长便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淘气与医学上所说的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儿童的顽皮现象,后者则属异常的行为障碍。 从医学角度看,儿童有以下几种生理特点: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很迅速,但心理还...
发布时间:2009-07-27 -
聆听孩子与孩子的对话
聆听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你会发觉,他是这么懂事,并非是你以为的“犟脾气”。平时,你跟他所说的道理其实他都懂,他原来是那么可心,那么惹你疼爱。 一次,我听到他在跟一个吃着果冻的小朋友说:“别吃果冻,它会噎S人的。” 一次,我听到他在跟一个想让昊昊开小汽车的伙伴说:“今天太晚了,我们明天开吧。” 一次,我找他回去了,其中一...
发布时间:2009-07-27 -
好动与多动症有什么区别
孩子的心理特征为好胜、好奇、好动、好模仿和富于想像,以好动更为突出。 有些家长把孩子好动视为不老实,调皮,不遵守纪律,对好动的孩子加以种种限制。这种做法是违背儿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动,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 只有患有营养不良、重症贫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动。好动也是孩子探索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表现。他们看什么...
发布时间:2009-07-23 -
10个惩罚孩子的巧妙方法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 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
发布时间:2009-07-23 -
暑假让孩子远离“电视眼”
关注孩子 在第十四届“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针对今年“关注青少年眼健康”的主题,7月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联合开展的“孩子眼睛好,未来大不同
发布时间:2009-07-23